中-非中心科学家在肯尼亚进行土地覆盖调查。中-非中心供图
新华社武汉8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曹凯 王小鹏 李伟)44岁的肯尼亚农民米沙克·穆特鲁两年前还和父辈们一样住在铁皮顶、泥巴墙的房子里,靠着几棵芒果树和几只羊生活。如今,他住进了平方米的两层别墅,搬家当天还专门宰了一头牛,大宴宾客。
“这一切都得感谢中国科学家的到来。”穆特鲁说。
来自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非中心”)的专家在对当地农作物进行分析后发现,穆特鲁所在村子种植的辣木属于富硒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中心与当地华人企业植物钻石公司合作,免费给农户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收购。
穆特鲁看准机会,年开始一下子种了多棵辣木。辣木的叶子当年就能产生收益,两年后产籽效益达到最大。因为种得多,加上勤劳,穆特鲁年均收入超过了1万美元。
中-非中心科学家在肯尼亚指导水稻种植。中-非中心供图
中-非中心主任王青锋说,中非科技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里,基础研究要与当地需求和民生改善相结合。他说,肯尼亚植物资源丰富,紫茶、猴面包和牙刷树等特色植物有着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目前通过与企业合作已开发成保健茶、精油、牙膏等产品,通过规模化种植原材料有助于提高当地非洲人民的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肯尼亚植物钻石公司董事长崔超杰说,中科院的技术优势与民营企业对于市场的把握结合在一起将使更多普通肯尼亚人受益,随着产品不断迭代和市场开拓,将带动上万户当地农户致富。目前公司已针对11种肯尼亚植物开发了15种产品。公司计划在香港建立跨境仓,并携产品亮相1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更多中国消费者用上原生态的优质非洲产品。
王青锋说,中-非中心汇聚了来自国内18家科研单位的对非研究力量,以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8个国家15个科教机构人才,围绕非洲资源的分布特点和非洲国家的实际需求,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监测、地理与遥感信息数据平台、病原微生物调查与流行病防控和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5个科研分中心。
自年5月成立以来,中-非中心已启动45个合作研究项目,与非洲合作单位开展野外科考31次,招收培养非洲留学生多人。
特蕾西亚·蒙加伊在做实验。新华社记者曹凯摄
中-非中心非方主任罗伯特·吉图鲁说,中国与肯尼亚同为发展中国家,更能体会发展中国家通过教育、科研和创新来实现脱贫的挑战。中国通过农业和科技手段实现脱贫的成功经验证明中非科技合作大有空间。
针对非洲地区粮食短缺问题,中-非中心从中国引进农作物品种,连续三年在肯尼亚完成玉米示范种植;在肯尼亚种植的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平均产量,是当地常规品种的4至5倍;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试验种植的甜高粱,每亩增产40%以上。
为解决非洲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干旱和污染等问题,中-非中心科学家们完成了对坦桑尼亚城市饮用水水质的调查与评估,发布了《坦桑尼亚主要城市水质调查结果报告》,并着手开展一项“肯尼亚水塔计划”,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为肯尼亚饮用水资源环境出具国家报告,帮助进一步解决该国饮水困难问题。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寅说,中非科技合作跨越民族和文化的限制,促进中非民心相通,为中非企业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中-非中心的建设紧紧围绕非洲国家需求,契合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今年6月,米沙克·穆特鲁在自家别墅前接待来访的中国客人。王青锋供图
“中国在增加对非援助的同时,强化‘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理念,把帮助非洲国家自主发展作为中国对非援助的新形式,帮助非洲开展科技能力建设。”李寅说。
正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攻读博士学位的特蕾西亚·蒙加伊最近刚结束在肯尼亚的考察,带回了从住宅区、学校和公共场所等不同地点搜集的土壤样本,利用中国实验室里先进的仪器设备来分析土壤重金属残留问题。
“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学习。”她说。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说,中非科技合作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绿色环保的合作,它会为今后中非在贸易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的传统合作打开新的局面。中-非中心找到了一条适合双方需要的科技合作道路,将有力促进非洲大陆的发展和振兴。
刘鸿武建议,中非科技合作要根据非洲国家现实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选好试点,分步实施,逐渐向前推进。另外,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导、扶持和资金配置,发挥中国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鼓励它们到非洲去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