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绿色宜居新昌

怎样花较少的钱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953335.html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山水相依、森林环抱,被森林和公园浸润的新昌,全县拥有林业用地万亩,活立木蓄积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66.5%以上,城区绿地面积超过.27公顷,绿地率达40.76%,是一座典型的生态宜居、绿色康养小县。

  近年来,新昌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不渝走“生态兴县”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绿化造林,不断深化森林城市创建,抓好县域绿化提升,稳步提高森林质量,先后摘得“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色化示范城市”“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5A级景区城”“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我们将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借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的东风,全面推动‘森林新昌’建设,向森林要水源、要碳汇,要收益,打造绿色宜居活力家园。”新昌县委相关负责人说。

  森林城市

全域筑绿成风景

  从县城中心的“城市之肺”大佛寺景区,到点缀在居民区、办公楼中间的“口袋公园”,再到一个个充满绿意的美丽乡村,绿色,已成为新昌市民眼中常驻的风景。

  近年来,新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绿化工作,把建设“森林新昌”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城市品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高位突破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年,新昌县全面启动“森林新昌”建设工作,成立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新昌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为保障森林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新昌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有地种树、有钱种树”。

  新昌县编制出台《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年)》,结合自然山水、人文历史资源和绿地现状,构建以“一核、两屏、五带、多点”为框架的城乡一体绿化体系:“一核”,即以人流集聚的建成区绿地为核心;“二屏”,指建成区东北、西南方向的两条带状山体,为新昌县的环城绿屏;“五带”,指由新昌江、澄潭江、黄泽江等三江六岸水源涵养林构成的森林生态廊道和G15W(上三高速)、国道等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景观生态带;“多点”,主要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村庄绿化等。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新昌县千方百计增加绿化面积和森林总量:推动森林进城,在公园、小区、道路绿化和提质上下功夫;实施森林围城,加强城市周边、大佛寺景区的绿化造林、林相改造力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绿化质量和绿化景观效果,实施总面积亩,投资达2.05亿元。

  同时,提升镇村绿化。与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五星达标3A创建等相结合,新建大市聚、回山、东茗等8个镇区公园,新增绿地亩;建设美丽廊道,大力开展高速公路及各省道、县道、乡道沿线绿化,落实补植改造措施;保育森林湿地,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与管理,推进“阳光公益林”平台建设,建成绍兴规模最大的生态公益林管护中心;探索实行“树长制”,对株古树名木、74个古树群落实“网格化”管护等。

  在老百姓身边植绿、让老百姓身边享绿,新昌县还以城市生态屏障绿化改造项目、住建绿地项目等重点工程为抓手,以点带面实现全域筑绿。年创建森林城市至今,全县累计完成造林更新0.6万亩,新增省级森林城镇3个、市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3个、市级森林村庄20个,9个行政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共创成“一村万树”示范村26个、推进村个。

  城乡氧吧

生态效能创价值

  农谚有言: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让其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绿色水库”。森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好天然林,涵养好新昌长诏水库、钦寸水库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诏水库是新昌人民的“大水缸”。近年来,新昌县通过森林抚育、补植彩色树种、改造林相等生态修复手段,对长诏水库周边山体实行沿线连片整体推进,着力建设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彩色森林。自年起,长诏水库林场通过人工造林、抚育间伐、林相改造、补植改造等措施,实施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累计亩。

  借“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的东风,新昌县绿委会成员单位新昌水利局又营造水库河滩地水土保持林3处,种植水杉、池杉等乔木株,并开展米淹没线下绿化工程,在库区青坛、息坑、溪东、溪西、百果园等五大区块,种植池杉、红叶石楠等乔木棵,~年绿化面积达.76亩。根据最新森林资源一张图,长诏水库林场森林覆盖率为68.25%,单位面积蓄积量由年的2.88立方米/亩增加到5.98立方米/亩。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由年的亩增加到亩。

  森林涵养水源,水源反哺当地群众。长诏水库年均供水量万吨,承担着新昌平方公里、28万人口的水源供应。钦寸水库平均每年向宁波供水1.26亿立方米,满足宁波中心城区近五分之一居民的用水需求,发挥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昌县也在森林碳汇方面先行探索,助力发展理念的绿色升级。

  “森林最大的优势在生态,生态最大的支撑在森林。森林不仅是水库、钱库、粮库,还是最大碳汇储备库。”新昌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新昌县以建设“一村万树”示范村、林业经济示范区、康养基地和森林氧吧等项目为契机,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形式,大力推进国土绿化美化,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夯实基础,为“碳达峰、碳中和”落地创造条件。

  特别是新昌县正着手推进的香榧林种植行动。香榧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有着较强的二氧化碳吸附消化能力,能转换制造大量氧气,被列入碳汇储备物种之一。发展香榧产业,可以为新昌县储备更多的碳汇。

  为弥补产果前的收益空缺,新昌县正结合低效林改造争取省财政资金补助,探索市场化开发碳汇的新路径。据测算,种植香榧后,年均固碳释氧价值达多万元,这对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吸引力不小。近日,新昌举行共富发展基金首场企业推荐会,首期4亿元的募资规模,一下子吸引全县30多家龙头企业参加。

  未来,新昌县将通过森林资源保护、国土绿化造林等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储量,积极探索碳核算、碳交易机制。

  绿色动能

美丽经济有“市场”

  最近,新昌县小将镇罗溪村沉寂多年的毛竹林重新热闹了起来。“这山都是‘死’毛竹,一直以来没收益,现在我们要把它彻底改造。”新昌县小将镇低效林改造项目工作专班成员陈利军说。

  新昌山林资源众多,很大一部分是毛竹、板栗等低效林,产出效益低。去年以来,当地在9个山区乡镇启动推广低效林改造,激活沉睡在大山里的资源。

  按照方案,新昌县计划流转10万亩荒废的竹山和茶园,统一入股县强村公司改种香榧。流转低效林,农户能直接领取每亩元的年租金和林木处置费,后期还能按香榧产量再分红。预计盛产后香榧林年利润可达约5亿元,香榧树价值超亿元,可为经济薄弱村每年增加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目前新昌县已在小将镇开展一万亩香榧林的试点。

  “林业产业是‘摇钱树’,用工容量大、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最生态、最经济的方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新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说。

  推进林业产业富民过程中,新昌县立足本地实际,加强林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激发林业活力。以毛竹、板栗、花卉苗木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着力点,以香榧、薄壳山核桃、樒树、三叶青、辣木、山稻等新优品种产业拓展为增长点,加大良种苗圃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走出了一条“既能护林,又能富民”的绿色发展新路。

  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多种林下产业发展模式,如“林药间作”的新昌县镜岭镇暖坞坑村马尾松三叶青套种基地等。全县林下种植主要有林药、林菌、林茶、林菜、林草、林花、林苗七大模式,面积最大的为林苗和林茶,分别是0亩和亩,将新昌县打造成了一个“绿色聚宝盆”。

  新昌县还积极深化“一亩山万元钱”推广行动,积极培育新品种、探索新模式,全县共发展“亩山万元”兴林富民示范推广基地6.2万亩,全县有各类林业企业达30家、各级林业专业社家。年,林业行业生产总值达70亿元。新昌县积极推进“旅游富民”战略,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整合提升罗坑山、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完善森林公园配套设施,创建黄泽江省级湿地公园,建成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6个,修复霞客森林古道8公里,基本形成了开发建设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品牌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森林旅游新格局,不仅满足游客对“诗和远方”的憧憬,也打造出增收致富的产业链,将“美丽风景”真正转化为“美丽经济”,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