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丛林一位中国植物学家的非洲传奇

新华社武汉8月28日电(记者曹凯吴植李伟)17年前,武汉大学植物学教师王青锋在非洲博士生的邀请下第一次访问肯尼亚,震惊于当地人用木棍刷牙,非洲人的“大白牙”原来有如此奥秘。从此研究利用这种非洲特有的刷牙棒成为王青锋暗藏的心愿。

年3月,王青峰考察乍得湖螺旋藻资源。受访者供图。

在王青锋等中非科研人员和当地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种从非洲特有的刷牙棒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制成的牙膏近期已在肯尼亚面世,并将亮相今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现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的王青锋说,非洲是人类植物的宝库,也是植物学者心中的宝地。从年博士毕业赴乍得援外帮助恩贾梅纳大学建设实验室开始,王青锋的视线再也没有离开过非洲。肯尼亚山、恩贡山、乞力马扎罗山等非洲大山密林深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年1月,王青峰考察肯尼亚山植物多样性。受访者供图。

对于在乍得的第一次野外考察经历,他记忆犹新。

“我骑着摩托车去村里,背着标本夹到处看。非洲小孩跟着我,帮我拿东西,完了给一颗糖或者清凉油,他们就很开心。”他说。

然而,野外科考并不总是如此和谐。蚊虫是最基本的考验,安全风险时刻需要警惕。

“我们回去两人一组,拿着手电筒扫描一遍,用镊子拔下来,我身上有七八个,有个人有27个。”王青锋提及五年前在肯尼亚蒙巴萨的一次野外考察中抓蜱虫的经历一脸轻松。

年8月,王青峰在埃塞俄比亚巴里自然保护区考察。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在肯尼亚采集标本是相当危险的。如果研究人员意外侵犯了野生动物的领土,会遭到它们的攻击。王青锋常常邀请当地人当向导,有时还得应对其他突发状况。

有一次王青锋和同伴前往肯尼亚阿伯戴尔地区的中部高地考察,由于山体滑坡,越野车突然翻滚过来,当时他脑子一片空白,直到同事将他从车子里面拉出。幸运的是,没有人受重伤。两天后,一名救援人员才赶到现场。这次命悬一线的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不容易。

儿时在湖北农村打猪草分辨植物的经历,让王青锋从小萌生对植物的兴趣,也让他对野外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从年开始,王青锋前往非洲野外考察50多次,发现7个植物新种。最近的一次是去年9月在马达加斯加,王青锋和同伴们在20天野外考察中发现了天麻属的一个新种,因其形态特征与东亚的天麻相似,于是将其命名为“拟天麻”。

“新种命名里有我们这些发现者的名字,我非常骄傲。”王青锋说。

设在肯尼亚内罗毕的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全景。受访者供图。

年5月,中国政府在境外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依托武汉植物园实施管理,王青锋担任主任。

王青锋说,中心汇聚了来自国内18家科研单位的对非力量,以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8个国家15家科教机构的高素质科研人才,协调难度很大。令他欣慰的是,他指导的第一个非洲留学生、现任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教授罗伯特·吉图鲁对推动中非合作一直充满热情,在中心筹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担任非方主任。

“从之前聚焦生物多样性,发展为涵盖水资源管理、地理与遥感信息、病原微生物调查与流行病防控、现代农业技术示范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平台,五年来我们从无到有,一点点变成现实,我很有成就感。”王青锋说。

王青锋说,中心未来将成为覆盖东、西、南部非洲的对非科技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国内研究所和大学都能够参与进来。一方面将会增强非洲国家的基础科研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与华人公司合作,通过我们的技术,将当地辣木开发成具有保健功能的辣木胶囊和辣木茶,带动了近百户当地农户致富,有的人还盖起了两层别墅。”王青锋说。

目前,王青锋团队正在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合作进行《肯尼亚植物志》的编撰。这是中国科学家参与的境外国家植物志编撰,旨在协助探究非洲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新途径,计划于明年出版第一卷。

“肯尼亚大约有种植物,我们计划用10到15年完成这部植物志的编撰。如果能实现,这将是一个植物学者的无上荣光。”他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